初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最新六篇 -44118太阳成城集团
发布于2024-05-28 02:14,全文约 14377 字
篇1: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这样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转变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个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为此我校语文组中报了“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并于本学期开始进入研究实施阶段,以求改变我校目前这种语文教师挖空心思苦教、苦帮学生,而学生不能自主发现,合作探究学习,大多只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地接受,教学效果不佳,学习能力和成绩不理想的现状。为进一步搞好课题研究,让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方式,形成快速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也为了给研究作好充分必要的数据理论依据的准备,特此开展“语文学习方式调查活动”。二、调查的时间和对象、方式1、xx年11月6日—8日2、在我校课题研究小组的统一安排指引下,对七至九年级3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发出320份,收回320份。4、调查方式:阅卷法、谈话法。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一)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问题设置
自主学习体现人数及配比
其 它
学习中遇到不懂处
自己查书思考的108人,占34%大部分是等待老师上课解答或向老师请教。如何参与课堂活动
自主思考、讨论、请教107人,占33%多数是课堂上有问才回答学习情况
自主的120人,占38%布置才看,我乱翻一通现象严重。查找相关资料
主动者120人,占38%有兴趣才找和没条件占62%。希望怎样学习
自主学习,有问题向老师和他人请教132人,占41%等待讲解占59%作业自主性
能主动完成任务64人,占20%不得不完成20%,能完成任务55%,完不成5%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没有形成内在的自主学习品质,多数还只是被动接受,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这一点可能与长期一来升学观念有关,这一观念在师生心中,早以根深蒂固,时常左右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选择性、独立性不强,对实现理想的愿望与责任感是茫然的!不能达到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的效果!(二)合作探究学习方面参与上课讨论
经常参与160人,占50%有时参与36%,没兴趣占14%作业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
与师生一起讨论170人,占53%放弃或小试后放弃150人是否常与别人计记交流
喜欢与别人讨论交流144人,占45%有时讨论和不讨论176人,占55%
合作探究性学习已有良好的开端,有待提高和加强引导训练,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是积极的,但在谈话中发现,有些学生不能积极承担合作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共同完成和互助性学习不足,农村教室中小组合作的客观条件不成熟。
(三)学生对学法的选择
掌握学习方法
自己有一套方法和借鉴别人的方法121人,占38%除交之外别无办法占62%喜欢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153人,占48%靠老师教或家教164人,占52%
学生对学习方式选择和方法是喜忧参半,有一部分学生尝到了好的学习方式的甜头,有些人漫无目的,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不习惯主动获取知识。
(四)对教师方法方面
对老师采用多种多样方法教学的看法
认为很好,气氛活跃,有积极性和主动性211人,占66%只有少数态度不明
你喜欢的老师
幽默、风趣、不拖堂,采用多种方法激发积极性233人,占73%
(五)学生对课堂教学意见和建议
主要有以下几条:1、采取各种方法激发我们学习的学习兴趣。2、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师生幽默、合谐地对话与补充。3、多开展能开拓视野,增强能力的语文活动。4、教给我们更多的学习方法。
四、结论与启示
为了能在教学中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搞好校本教研。通过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与启示。
1、教师方面:问卷中反映学生喜欢幽默、风趣、不拖堂并能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保持一颗童心,以积极活泼的姿态面对学生,打破教学中传统的“师为生纲”的定式、平等的、和谐的、幽默的走近学生,并与之作心与心的交流。不拖堂,还学生自由、自主、快乐的生活、放松休息,为下节课作充分准备。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点很重要,要求我们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并运用到不同的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并朝着自主、合作、探究的轨道上走,让学生变成我想学、我能学和我会学!教师要授之于渔,不可授之于鱼。教育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方法适当,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2、学生自主学习方面:①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较差,多数人只停留在不懂只向老师请教,课堂中老师问到才去思考回答,布置不查相关资料,把学习当成任务去完成的层面上。没有学习的激情和欲望,使教学走进死而僵的境界。我们的课堂教学还要输出更大努力,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让学生联系自己丰富的已有经验,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活动机会,让学生直接参与体验主动学习,情感真正的投入其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调动了,唤醒学习之主体,教学效果将好不可言。②合作探究方面,学生处在不引则退,引则进的状态,合作学习是或同桌或小组或全班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教学中要引导训练,使学生养成小组分工互助合作,相互信任共同评价的习惯。教学中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在合作探究中不是注重个别尖子生,而让多数普通学生当“观众”。要因地制宜地引导每个学生在不同领域发展自己个性特长,这些教学不一定在课堂上,也可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进行,语文即生活,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这是大语文观的要求。合作探究性学习,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不是一节课,或一朝一夕,可有更自由的探究时间和空间,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点评等方式以指导和鼓励,让学生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篇2: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网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二、调查的时间和对象、方式
1、
2、在我校课题研究小组的统一安排指引下,对七至九年级3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发出320份,收回320份。
4、调查方式:阅卷法、谈话法。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学生自主学习方面 问题设置
自主学习体现人数及配比
其 它
学习中遇到不懂处
自己查书思考的108人,占34% 大部分是等待老师上课解答或向老师请教。
如何参与课堂活动
自主思考、讨论、请教107人,占33% 多数是课堂上有问才回答
学习情况
自主的120人,占38% 布置才看,我乱翻一通现象严重。
查找相关资料
主动者120人,占38% 有兴趣才找和没条件占62%。
希望怎样学习
自主学习,有问题向老师和他人请教132人,占41% 等待讲解占59%
作业自主性
能主动完成任务64人,占20% 不得不完成20%,能完成任务55%,完不成5%
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没有形成内在的自主学习品质,多数还只是被动接受,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这一点可能与长期一来升学观念有关,这一观念在师生心中,早以根深蒂固,时常左右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选择性、独立性不强,对实现理想的愿望与责任感是茫然的!不能达到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的效果!(二)合作探究学习方面 参与上课讨论
经常参与160人,占50% 有时参与36%,没兴趣占14%
作业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
与师生一起讨论170人,占53% 放弃或小试后放弃150人
是否常与别人计记交流
喜欢与别人讨论交流144人,占45% 有时讨论和不讨论176人,占55%
合作探究性学习已有良好的开端,有待提高和加强引导训练,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是积极的,但在谈话中发现,有些学生不能积极承担合作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共同完成和互助性学习不足,农村教室中小组合作的客观条件不成熟。
(三)学生对学法的选择
掌握学习方法
自己有一套方法和借鉴别人的方法121人,占38% 除交之外别无办法占62%
喜欢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153人,占48% 靠老师教或家教164人,占52%
学生对学习方式选择和方法是喜忧参半,有一部分学生尝到了好的学习方式的甜头,有些人漫无目的,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不习惯主动获取知识。
(四)对教师方法方面
对老师采用多种多样方法教学的看法
认为很好,气氛活跃,有积极性和主动性211人,占66% 只有少数态度不明
你喜欢的老师
幽默、风趣、不拖堂,采用多种方法激发积极性233人,占73%
(五)学生对课堂教学意见和建议
四、结论与启示
为了能在教学中从根本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搞好校本教研。通过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与启示。
1、教师方面:问卷中反映学生喜欢幽默、风趣、不拖堂并能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保持一颗童心,以积极活泼的姿态面对学生,打破教学中传统的“师为生纲”的定式、平等的、和谐的、幽默的走近学生,并与之作心与心的交流。不拖堂,还学生自由、自主、快乐的生活、放松休息,为下节课作充分准备。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点很重要,要求我们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并运用到不同的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并朝着自主、合作、探究的轨道上走,让学生变成我想学、我能学和我会学!教师要授之于渔,不可授之于鱼。教育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方法适当,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篇3:2024初中语文课题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2017初中语文课题开题报告
题目:《农村初中作文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农村初中作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不能仅仅依靠语文教科书进行教学,不能将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语文课程资源,基础教育对我国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作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农村作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理所当然成为广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
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很少有人提及,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方面,教材中一学期不到十次的习作训练远远不够,另一方面教师提供给孩子们的题材缺乏新意、情趣和亲切感,引不起孩子们的兴趣。再加上教师们不善于开发学生身边有价值的作文教学资源,孩子们又无法从“单调乏味”似乎每天一个样的学习生活中找到可写的东西,写起作文来自然笔头生涩,也就难怪产生惧怕心理了。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本课题研究人员是长期在一起共事的一线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具有中学高级的五人,具有中学一级的四人,均具有本科学历。
2、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做了大量的相关工作笔记,为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3、资料准备方面,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图书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适当购置必要的纸质图书、报刊资料以及其他电子文献资源,并通过实践活动、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收集实践中的第一手资料,做到资料的准确、完整、丰富。
4、发挥科研小组的团队精神,明确分工,集思广益,充分运用观察、练习、问卷、调查、访谈、系统分析、案例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研究工作。
5、经费保障方面,学校将根据研究需要列出专项课题研究经费,用于资料添置、差旅、会议、文印等方面的支出,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内容及预期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作文教学就是需要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捕捉周围生活点滴的作文资源,注重平时的素材积累。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此话告诉我们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生活像大海,随时腾起细浪。这些细浪就是一些小细节,乍一看,不那么惹眼,但是把握住了,引导孩子们及时进行习作训练,效果会出奇的好。作文教学资源一般都来自生活,首先是学校生活,师生们一起活动、一起上课,学生们一起玩,一起学习,互相交流着生活上的、学习上的种种见闻、体验和感受,有酸甜苦辣,有喜怒哀乐,为作文训练提供了
大量的机会和内容;其次是社会生活,社会是个大课堂,抓住其中的事件进行习作训练,天地更加广阔。只要老师留心,只要不怕麻烦,社会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是很多的;再次,要抓住家庭生活中的事件进行作文训练,也是开发作文资源的途径。因此,我们应该从学校、社会、家庭三大领域中充实学生生活,引导他们认识生活,加深感受,达到“有感而发”。
3.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我们的目标是:
1、学生具备相当敏锐的捕获素材的能力,能产生写作灵感,可写的东西源源不断,笔下的文字不再是老掉牙的东西,而是新鲜、活泼、有生命力,有创意的文章。
2、利用好实践过程中的第一手材料,认真整理,形成多个有价值的作文教学资源创意开发和利用的案例。
3、在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概括,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和方法。
4、能够在本校推广并走出校门,为其他教师认可、接受并实践。
四、本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课题组成员对该课题的想法由来已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尝试了去开发相关的教学资源,无论在思想还是掌握第一手材料方面都做了自觉地积累,随时可以开展研究。
五、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教学即研究,研究即教学,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开展研究)
调查研究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收集、了解师
生的需要,确实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作文资源)
个案研究法(收集个案材料和经验,总结规律)
经验总结法(总结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先进经验)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1、课题组分工情况
张祝军、周贤友负责课题的论证,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的撰写、总课题研究思路和框架的设计、子课题的确定、各类数据的整理分析、指导各子课题组的工作等。
屠玉卉、王静选负责子课题“学校生活”方面的调查问卷的设计、第一手资料和理论文献的搜集整理,调查报告的撰写,论文的撰写。屠玉卉为本子课题组长。
卞维树、李本运负责子课题“社会生活”方面的调查问卷的设计、第一手资料和理论文献的搜集整理,调查报告的撰写,论文的撰写。卞维树为本子课题组长。
周祥、赵德为负责子课题“家庭生活”方面的调查问卷的设计、第一手资料和理论文献的搜集整理,调查报告的撰写,论文的撰写。周祥为本子课题组长。
徐淑明、张祝军负责学生《优秀习作集》的编辑、整理、出版。
2、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xx年1月-xx年6月,主要开展三个子课题的现状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子课题的研究准备。
第二阶段:xx年7月-xx年7月,主要是三个子课题的具体实施。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作文资源与教师作文教学和学生平时写作有机结合,检验作文教学和作文创作的有效性。
第三阶段:xx年8月-xx年12月,主要进行各类资料的汇总整理、理论分析、观点论证,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炼出作文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些规律、方法,整理出一些有价值的案例,写出结题报告。
七、本课题研究的成果
开题报告、三份调查报告、三个子课题总结报告、中期报告、
总课题报告和相关的论文集。个案分析报告、学生《优秀习作集》。
八、本课题组成员
组长;张祝军、屠玉卉 成员:周 祥、周贤友、徐淑明、王静选、赵德为、卞维树、李本运
篇4:2024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_开题报告_网
2017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 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家都知道,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我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有时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学的主要表现就是会进行课前预习,而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识字能力,其语文学习的重点由原先的识字写字转移到句、段、篇的阅读能力培养上。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因此结合我校提出的“小班化背景下语文自主学习研究”这一课题,个人提出了《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这一小课题,旨在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提高预习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2.培根说的:“习惯是一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小学四年级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现状,从中发现存在问题。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培养计划。
2.思考语文的预习有哪些自身的特点,与学生一起探究适合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实效的数学预习的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研究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后,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馈,争取取得预设的效果,激发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4.使学生学会预习、乐于预习、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预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预设研究计划,也有利于在研究中对症下药。
(2)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通过不断对如何指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等方面的研究。
(3)文献资料法: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新课程标准等基本理论,吸收借鉴优秀成功的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教学理论及方法。
(4)经验总结法 :及时进行小结,撰写经验总结,积累材料。
(二)课题实验研究步骤
1.申报阶段:认真选题,学习、查阅有关资料,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形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实施阶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深入开展各项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收集活动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五、评价方式
从课堂教学实践、教育教学效果考查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时候得到提高
篇5:2024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2017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本课题的背景:因为条件的制约,语文综合性活动课在农村中学较难以开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经过一轮“课改”的实践与探索,对这方面有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更激发了研究的兴趣。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本课题就是研究如何在课堂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研究综合性学习课的内容和形式,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方式,测评综合性学习课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
理论意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不无裨益的。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发挥其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实践意义:活动课上,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着力于综合性学习的特性及其功能的科学开发和充分利用,将“课改”有机地内化于多元互动、有序有效的主体综合学习之中,从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平台,建立平等、民主、互动式新型师生关系的契机,实施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国外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它们独特的国情之上,对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来说,可以借鉴的成分不多。国内这方面的内容刚起步,如《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蔡明著)、《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教材使用策略》(颜国仁著)、《谈语文课设置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及其实施策略》(徐丽艳著)等等,这些研究成果适合应用在城区条件较好的学校,不太适合于农村学校,而且,这些研究针对的是课外或校外进行综合性学习,而在课堂教学主渠道全方位整合性活动的探索少。本课题则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着力于综合性学习课的特性及其功能的科学开发和充分利用。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目标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阶段: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阶段: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关心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五、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 结合家庭生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2、 结合学校生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3、 结合自然科学和文化生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等。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1、开始研究的方式:课例研究法;问题研究法。
2、收集资料的方式:数据法和问卷调查法。
3、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式:逻辑法。
4、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结题报告和相关论文、课件等。
七、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目标体系的确立、操作体系的实施、评价体系的应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养兴趣,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第二阶段:保持兴趣,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第三阶段:综合性语文活动,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八、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最终成果形式:撰写阶段报告和结题论文、课件等。
九、本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本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本课题参加人员为本校初中语文组教师。
李秀坚 本课题负责人 教研组长 中学高级教师
李清云 备课组长 中学一级教师
陈志东 备课组长 中学一级教师
谢玉进 中学一级教师
陈海水 中学一级教师
李水生 中学一级教师
康有志 中学一级教师
徐雅娇 中学一级教师
张素娟 中学二级教师
戴永杰 中学二级教师
洪秀霞 中学二级教师
张梅端 见习教师
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
李秀坚(课题负责人) 主持课题研究,负责制订实施方案,总体策划,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李清云、陈志东 辅助负责人进行策划并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陈海水、谢玉进 负责选择课外读物;组织、指导学生查阅资料。
洪秀霞、张素娟 负责开展“结合家庭生活”方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徐雅娇 负责开展“结合学校生活”方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张梅端 负责开展“结合自然科学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戴永杰、李水生、康有志 负责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每一阶段所达到的目标。
十、经费估算及来源
经费估算:
1、 外出培训学习(差旅费、会议费、咨询费等):6000元
2、 资料书籍费、上网查资料的费用、文印资料费等:4000元。
3、 成果汇编(成果鉴定费、印刷费等):4000元
经费来源:上级拨款、学校科研经费补助、自筹资金等。
篇6: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_网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 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积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省内外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目前,许多学校纷纷把“小学语文积累”作为研究课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这些学校在小学语文积累方面的主要做法是: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积累的主渠道,探索出“自主阅读,自我积累,”的教学模式,将语言文字内化;有的学校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实践活动,通过“班级读书会”、“师生共读一本书”等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有的学校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摘抄的形式,指导学生有选择的积累好词佳句分类积累等。
(二) 本选题 的理论意义、研究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学习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还包括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一个小学生语文素养好与坏,主要是以各种能力的高低去衡量。而各种能力的高低,其实就是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逐渐积淀而成的。能力的前身是方法,方法掌握多了,就形成了能力。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还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还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六年不少于145万字。并着重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因此,我们认为开展“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实践探索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
1.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积累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广读书、丰富语言积累,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积累,从小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2.是落实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需要。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使广大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课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语文教育观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大视野,教师要胸怀远大目标,放眼世界,展望未来,课堂教学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语文书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对语文课程资源作了说明,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由此可知,语文课程资源是非常广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了,接受的信息量就增加了,这符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如果老师的眼光只盯在课内、校内,远远适应不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可见,课外、校外资源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给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积累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文素养的环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语言积累”的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积累的机会,让学生从中吸收到更多的“精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淀浓厚的文化底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
(三)本选题的创新程度。
积累有助于表达,好的词句、精彩片断有助于学生说话和习作。更为重要的是,积累是一种“再生能源”,它反作用于再学习,一旦燃烧起来,能产生巨大的能量,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法宝。理解词义除了用到字典、词典外,还需要生活积累的参与。推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除了联系上下文,离不开自己各方面的积累。材料积累多了,知识面广了,能力增强了,基础平台高了,看问题也就全面了,学习新知的兴趣也就浓了,学习效果就好,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总结出适合自己而又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研究内容: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研究分析省内外兄弟学校的研究的经验成果出发;从农村乡镇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出发;从我中心校师资现状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小学生语文积累运用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及策略。
(一)研究方法与途径 :
1.(1)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语文积累的看法及对语文积累运用的建议。 (2).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省内外相关小学关于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的信息,结合本校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3).实践行动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逐步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实施办法。 (4).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前瞻有望的研究成果。
2.遵循“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路线。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用心的教育学理念做指导,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质,并把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再从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经验。
3.以点带面,推动全局。骨干教师是教育科研的排头兵,让他们做课题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依靠骨干教师的带动示范作用,传播信息,辐射成果,推动新的教
育理念,新的教法、学法在全镇开花结果。从学校规模来说,以3所完全小学带动11 所非完全小学。边实践边总结把成功的做法推广到各小学。
4.寓课题与常规活动之中,把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工作,与校本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二)重要观点:
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把学生当作成人一样,赋予他们权利,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更多的鼓励,启发和诱导。尽可能为学生语文积累提供更多机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个性潜能得到做大限度的发挥。
2. 遵循整体性原则。树立大的教学观念。注意各种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构功能,主要是做好教法与学法的紧密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 。
3.把握课堂教学是积累的主渠道。阅读是表达的基础,从阅读到写作,必须要跨越积累这座桥梁。教材是最好的范文。小学语文新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因此,“培养小学生语文积累能力”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使学生在潜心学文中读中积累。
4..注重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进行积累。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将课内学习内容与课外学习资源有机结合,通过课外阅读书报刊、看电视电影,听广播,上网,参加各种活动等, 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积累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学生语文积累能力。
5.探索实践积累与运用间的关系。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为更好地表达服务,为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条件。反过来,运用亦是提高积累质量的重要手段。运用可加深理解,唤起学生的记忆。
6. 引导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促进人文素养与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的提高。
7.提高教师指导课内与课外积累的能力及教科研水平。
三、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读中积累”的教育理念,本着以“教材为根本,适度拓展”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分类积累”活动,通过摘抄的形式,指导学生有选择的积累好词佳句,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二):主要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小学教育论文撰写与例举:叶昂龙,宁波出版社,xx年。
3.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5第一版。
四、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
(一)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了“十五”市级课题“小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活学”研究课题。
(二)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可能和时间保证:
中心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后勤人员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处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本课题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1.从学校和学生情况来看,xx年以来,我校一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低年级从“我的采蜜集”入手,中高年级开展了“分类积累”,低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积累方法,并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主动积累的习惯,并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积累和运用,这为本课题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从课题研究的人员来看,课题组成员都是我校的骨干教师,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工作中颇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并且多次在县和大学区级教学活动中做课,有多篇论文获奖、发表。
3.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二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4—.5)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收集文献及实践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制定研究方案,准备开题报告,培训课题组人员,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段(.6—.6)实验阶段。
(1)组织课题成员学习新课标等基础理论,并深入实践研究。
( 2)各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开展具体研究,重视个案积累。根据各个阶段的研究侧重点,及时总结反思,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 3)完成阶段研究报告,及时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7—.8)总结阶段。
(1)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2)推广研究成果。
(三)资料设备:电脑、多媒体、网络、图书、科研场所等。中心校责成一名教导主任专门负责课题所需的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在保存书面文档的同时,保存电子文档。
(四)科研手段:我们将把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修工作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以3所完全小学为龙头,以骨干教师为引领,聘请教研室同志做课题顾问。通过组织开展理论讲座、听课评课、主题研讨、小小展示台、学习小标兵评比等活动,积极组织广大教师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积累成果。走出去,请进来,组织课题组成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把课题一步一步引向深入。